健康知识科普-耳朵不挖不聋的道理

2023-11-01

365生活百科网小编分享,耳朵不挖不聋的道理,生活健康知识科普。

耳垢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粘附灰尘、昆虫等的作用。约95%的人,外耳道皮肤表面均会附有一层极薄的耳垢,暴露空气中后结成淡黄色或褐色薄片,在人们咀嚼、张口等下颚关节运动中自行就会脱落并排出。另外5%的人,外耳道内常有黄色黏稠状耳垢,这也属正常的现象。一般情况下,耳垢多了通常会自然排出,而没有必要去刻意挖。

生活健康知识科普

耳朵的内部结构脆弱而复杂,常挖耳朵,时间长了,有可能会出现耳部疾病,严重时还会导致耳聋。这就是所谓的“耳不挖不聋”的道理。

温馨提示:

如果感到耳朵很痒,可以用棉签蘸硼酸酒精轻拭外耳道。若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旺盛,已经影响听力并感到异常发痒时,那么,应该及时到医院去找专业医师进行清理。

以上是365生活百科网为您分享的,经常的掏耳朵也是不健康的。生活健康知识科普。

 生活常识 养生知识 食疗养生 健康知识

 365生活百科网 版权所有 备案:苏ICP备2022042394号

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.身体若有不适,请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.

声明:本站文章来源于书籍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.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,我们将及时删除.